查看原文
其他

山右石窟寺巡礼之静乐三窟

2016-01-03 天涯神驴 太原道


在我们伟大的山西,保存着令世人艳羡不已的古老灿烂文明,其中作为主要载体的古建筑更是冠绝华夏。若提起它,人们闪念而出津津乐道的多为土木结构的楼堂殿宇、城堡亭台。而石窟造像,这个古建筑中非常重要的部类往往被忽略,被轻视、被低估。当然,这里明显要排除云冈,以及同属世界级体质的敦煌,龙门,麦积。它们被称为“四大”。大,便是它们能够这样存在的最关键理由:一面论形,比数量;另一面说质,看内容。它们是中国古代石窟营造艺术集大成者,既是尾闾,更显滥觞。大,几乎定格了人们对“石窟”的全部概念和所有印象。

毫无疑问,“四大”,再加上诸如太原天龙山,邯郸峰峰之类,首先承载的是统治者的意志和梦幻,以及所谓的“麻醉”功能。问题在于,这些鸿篇巨制的创造者、卑微的芸芸众生难道就没有梦、或者是不需要祈愿和寄托么?上层既可为,那么底层民众又是如何做的?那又将是一番怎样的面貌呢?事实上,除了武周宏构、瑰丽天龙,在我们山西茫茫群山中还有更多小型,甚至是微型石窟造像遗存。据国初50年代文物调查显示,省内仅在潞泽一地所藏此类遗迹就远远超过三百而无论其他。以此推论,我们山西称为“石窟之海”也应当之无愧。然而,柴林蓬草,沟岭干崖,它们在何处?白驹过隙,时光荏苒,它们可仍在?风霜雨雪,刀斧无情,它们尚安好?见微知著,以窥一斑。带着这些问号,我们先从“三晋第一苦”的静乐县说起。

2014年五月的一天,几个步履匆匆的身影在静乐西南的山丘沟壑中起起伏伏时隐时现。转过几个圪梁,他们在一处南北向的支沟洼地里散开,似乎都在埋头找寻着什么。没过多久,其中一人在半坡间招呼,人们立时靠拢,随即操起携带的工具挖掘起来。在他们身后,漫坡的顶端,横亘着一堵体量巨大的天然石崖。它如腹怀抱,立面垂绝,高纵九丈,宽至一里,竟为一整块细砂岩浑然天成。在巨崖半腰上,挂着五孔矩形洞口,如炯炯之瞳注视着前方发生的一切。“找到了,就是它!”“慢点,慢点……”在众人的托举下,一方古碑挣脱了大地最后一缕羁绊终于重见天日。一位敦实的中年汉子轻轻拂去碑面的泥土,朗声读道:“夫普光洞者,唯曰静乐之境圣地也。其基址上,云气腾空,霞光胜景。前观周洪,背靠芦芽,左据汾水,右弼铜鼓,保全境之地也……”

他叫武新田,杨家崖村现任党支部书记。正是他的这次行动,才让这个湮没在山野波涛中的珍宝总算有了些相对清晰的眉目。康熙三十九年版《静乐县志》记载:“黄家庄洞,县汾水西。黄家庄入沟,深三里许,山谷盘踞,旋转成窝。东南西三面皆土而北山独石。壁立数十仞,无皱裂。不知何代人于山石壁之处穿四洞,内有浮图,外无攀援之路,邑人李精命工凿石蹬宛转而上连入四洞。旧迹尚存。”在古碑出土之前,这可能是古窟留在世间的唯一线索。既不知其真名,洞窟数量也对不上号。石窟位于杨家崖、王端庄、黄金山三角等距中心,“黄家庄”实不知其所指,可信的其是对石窟所处具体环境的描述。“壁立数十仞”虽显夸张,不过巍巍巨崖第一次入眼带来的震撼和冲撞倒也并非言过其实。

石窟南面,共存五口,距石崖底过一丈,呈水平一字排开。体裁方正,所有窟门无雕饰。自西向东,一、三窟门西侧前壁崩塌,其余保持完好。门上崖壁现方、圆形椽孔残迹各少许;门下之孔皆方,远较上者粗大,每窟平均分配三孔,为旧时外属木构支撑所依。石壁立面光滑危倾倒仰,无所踏蹈登临。在第一窟下方,塞一地洞。掏出乱石,惊获甬道石阶直上内室,其角度接近垂直,仅容一人屈身以过。碑载:“普光洞一座,铁佛三尊,菩萨有二,药师洞也。”第一窟修广各二丈,高超一丈。四壁空空,水浸崩裂病害非常严重。石梯出口正对一方形佛台,窟顶藻井依稀可辨。第二窟,旧时“为佛七尊,菩萨有八,夜叉十二,阎罗洞也。”该窟体量最小,为前者二一。仅三壁存佛台,窟顶无装饰。

至于第三窟,“上鑿伽蓝之洞,下修大佛瑶宫,方丈藏威,禅堂休美。”此室三维形制,类同第一窟,内容保存相当完整。三壁组山字型佛台,主台立面压地隐起,壸门各开宝相繁花。台上穹窿雕梁画栋,繁复有加。天花基面素平,正中开角梁挑四层叠涩藻井,直径一丈五,分坡八面。至底层为素枋,相交处作仿木构两层转角枓拱高浮雕。拱眼壁以尊者宝像填充,头光圆形。次上层每栏复雕佛陀,但见菩提树下云气盘桓,舟型背光隐约闪耀,全跏禅定呼吸之间,般若智慧萦绕不息。有西方造像坦胸露腹半跏坐者,正是布袋和尚。再上层,每幅均置宝相花、忍冬、西番莲、睡莲、卷草等吉祥纹饰,柔软繁茂,香气蕴盈。上述三层制工,除枓拱外皆为压地隐起刀法。最突出的部分是顶层。中央凹凿如覆盆深达五寸,外口倒角密植仰莲,盆壁显收分,浅泐道教八卦图纹并以柱间隔,方位同八坡一致。核心乃盆底大莲花盘,花芯倒挂垂悬于外,极似古镜之钮,是为剔地起突高浮雕。

一至三窟,门前有绝壁栈道勾连,它逼仄到仅能容下一只顺行脚面,往来者必须紧贴岩体寸挪蠕动。此道同前述梯甬即碑载清人李精所为。而第四窟,则能从第三窟东壁开孔穿入。石碑并未记载第四窟之名,但它与一、三窟体质同样壮观,应为主室。不同处,为藻井底层拱眼壁镌以花环,以及第三层作双环套嵌:内环仍刻吉祥花草;外环置四组祥瑞:凤凰于飞、腾龙驾雾、仙鹿长生,以及双狮舞球。第五窟,石碑仍未加记载。孤悬最东,不可登临,现只能梯入。其体质与第二窟类似,故无以赘述。各窟壁面皆刷錾道,只是在人所不能处有泥皮残留,故彼时应有壁画,可惜今已荡然无存。

武书记他们并未将古碑带走,它仍在原地。碑额正书:“皇图永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辉,法轮常转。”除开篇和结尾,该碑文字漫漶居多,所显内容多为描绘庄严国土以及龙王信仰。行文最终落款是“正德二年岁在丁卯冬十月”(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506年),并附功德敬造者名单:修造主:李春祥;静乐县知县令:朱麟;县丞:师珪;主簿:冯经;典史:张头;儒学教授:杜宝;训导:王景,李岩;临县石匠:高守,奉男,高憨,高明,高琦;静乐县临摹匠:某强。依此,现在看到的普光洞是明代中晚期作品,属于中原北方地区第四期佛坛窟,它忠实记载了彼时佛道同修,以及官方主流信仰与地方民间信仰相互融合的时代流行特色。即是如此,它的来历和身世却还是大有追问。碑文中多处提到“重修”字眼,而有重修必有原型,那它又始建于何时?为何造?是何名?具何状?功奉事物又谓谁?一切堪称迷雾,踪迹尚待考寻。至今,普光洞仍未纳入官方视野,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评定和保护。

好在杨家崖人自己行动起来了。他们在村委会的带领下自筹资金,已初步打通了普光洞联接外界的公路,一方漂亮的标志石也赫然伫立在村口。站在村子所依西梁极目四望,《隋书-地理志》中所有关于这方土地的只字片语,皆以大片气场真实地映画于天幕之间。“楼烦郡静乐,旧曰岢岚,开皇十八年改为汾源。大业四年改焉。有长城,有汾阳宫,有管涔山、天池、汾水。”这幅壮美的原生态长卷,既含吕梁山的劲豪风骨,更具汾水田园的柔和静谧。在古碑出土半年之后,此间阔达594公顷的魅力山河被国家批准为山西静乐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处于公园核心的杨家崖人是幸运的,他们敏锐的嗅觉和果敢的行动值得所有人点赞。


杨家崖石窟


伫立在杨家崖村口的标志石


图注:实际上来之前,杨家崖并未在视线之内。在王端庄,曹先生为我们指了另外一条路。


图注:王端庄烽燧


图注:山路沿途(5片)


图注:普光洞第一眼


石崖底


图注:谋住第五窟,飞虎爪,搭人梯,必须要上去!(3片)摄影:橘子


图注:唯一的第五窟全景。摄影:天涯小驴


图注:第一窟石梯 摄影:橘子


图注:石梯出口,以及第一窟全景


图注:第一窟局部特写(7片)


第二窟全景


二至三窟前栈道


摄影师工作中


第三窟窟门


图注:第三窟佛台,藻井,八坡特写,以及今人涂鸦(12片)


第四窟佛台


图注:第四窟藻井及八坡特写(10片)


图注:第三层四组祥瑞(4片)


图注:仿木构转角斗拱造型


图注:明代石碑(8片)


图注:正在打通普光洞公路的村民


村委会一角


图注:田老师和村民们在一起


杨家崖村委


美丽杨家崖


从西梁遥看烽燧


图注:只有五个人的村庄,曹家洼。


图注:西崖坡吕调元烈士旧居


图注:静乐县城,烽燧,以及石窟。


图注:静乐风光大赏(11片)


然而出乎杨家崖意料的是,据此不远的汾河西岸某处,还有一处古代石窟遗址依然在风雨中苦苦挣扎,依然在与即将湮灭的命运做最后的搏斗。它荒僻到仅仅所出N里,竟然无人知晓它的存在,甚至问起当地乡亲几乎都是一脸茫然。(注:因该窟现有状态,详细位置不便指明。)

这是一个微型石窟群。它分为北、南两个部分。

北部有二窟,东面。座于山之腰,四下均为风化砂岩。南坡缓漫,东崖陡悬。北窟窟口呈拱形,崩塌严重,未见任何窟门饰。紧贴门北侧立面开一矩形浅龛,无内容。环门上周残留木构基础方、圆孔五个,深浅不一。门两侧内外,亦未察护法痕迹。窟内淤积深厚,至于三一,残高八尺,纵横各一丈有余。窟顶为覆斗四坡,斗底核心为莲花盘,每坡面上均有飞天、莲花化生,压地隐起刻法。其转折处均作角梁,下为横枋。二者交汇处,也是小莲花盘装点衔接。横枋下悬挂垂帐层层铺陈,意将整壁纳入帐中以为整体,这种布局令人印象深刻。室内三壁漫布千佛小龛,中下部置大龛。窟顶大部起甲脱落并黑漆如炭,据信是人为烤火取暖所致。石室正壁风化最甚,已成消融状。南壁保存最好。帐型主龛横枋上部镌火焰宝珠,减地平色刀法。枋下帐幔鱼鳞纹、倒三角纹交错重叠,两端无帏帐。龛内居一尊二胁侍。尊者高一尺二,体态清减,倚座有背光。胁侍呈肃立状,均大残。周围小像盈寸许,皆为全跏禅定,粗数约为三百口左右,多数周围刻有供养人姓名,但几无完辨者。石室北壁。如出一辙。

南窟比北窟地势略低,塌的更不像样子,残留进深仅剩正壁前不到三尺。石室呈圆拱。正壁现一铺五身,均接近毁灭。如非定神细看,绝难察觉。三壁转角处现四棱角柱正交并立,有收分。南、北侧残壁各存胁侍一,均在胸部以上露出,勉强可辨脸部与头光轮廓,可知此窟造像身高接近于真人。北侧尊者颈部较长,项圈、佩环、以及璎珞尚可识别。南侧唯见菩萨头缯转折,但就凭此样,此窟大致年代可粗略归为东魏至北齐间,这比杨家崖普光洞早了将近一千年。

循山道往南N里。即为南部三窟。石窟在地面二丈以上,水平排列。其三维均不过五尺,覆斗顶。窟门皆无装饰,呈矩形。在北窟,正壁有圆拱龛,龛楣现花纹,强辨不得。其余二窟皆刷錾道,只存乡人柴草。各窟淤积深厚,极平整,黄泥加沙,密实坚硬。具此力者,恐怕也只有汾水能为。古时汾河水位远比现今要高,如有大灾则更是异常。如史料记载,清光绪十八年六月至闰六月(18927),“汾水大涨淹没两岸民田无数……忻州、代州各府,州属之阳曲等三十余州县陆续禀报,或因河流漫淹,或被山水冲刷,一县之中被淹村庄自数村至百余村,坍塌房屋自数十间至数百间,压毙人口自数口至数十口,均各轻重不等。”静乐东关佛像被大水冲走;宁化堡西关被水刮光;范家村洪水泥印到佛像头上;太原烈石寒泉以南洪水漫溢,至清徐段两岸下游洪泛区面积达1.57万平方公里。此次奇灾,汾河上游灾情最重,这或可联想该处石室淤积之因。

汾水自管涔出发,流经此处已有60多公里。一路上,它将大鸣河、岔上河、万辉河、双路河、扶头会河、东西碾河等大小支流据为己有,大河气象竟成。然而在今天,环境的变迁和人为干预已经让我们很难看到它狂暴的面孔。石窟下的汾水径流宽度仅仅不过数丈,只是流速很快。在这片开阔的流域内,高山阵列丘坻起伏,绿草茵茵大树繁茂。偶有羊群漫步于此,或有水禽游荡于间,也有孩童嬉戏玩耍,更有农人阡陌耕耘。汾河两岸自古以来就是南北通途,隋唐皇室巡狩避暑皆从此路过。如今,西岸道路是静上线,东岸道路叫宁白线,是为省道215



图注:询问当地村民,大家的茫然面孔


指路的袁大娘


窟门


北窟北壁


北窟正壁


北窟南壁


窟顶核心莲花盘


图注:窟顶造型残部(6片)


图注:正壁和北壁转角


南窟全貌


图注:南壁胁侍菩萨


图注:北壁胁侍菩萨


图注:正壁残迹(3片)


图注:两壁转角实况


图注:千佛龛小像局部特写(4片)


图注:帐型龛幔帐特写


图注:同行的杨家崖村支书武新田


图注:南部三窟外立面


图注:北窟全貌


图注:废村(11片)


汾河风光


净居寺石窟,1986年省二保,位于汾河东岸太佳高速丰润互通与宁白线丰润村交汇处南五公里的山崖上。现存石室九座,均坐东朝西,为佛殿窟。其中一至六号窟为主要区域,距地面二丈,呈一字排开,北低南高。

循“之”字小径升至最高为第六窟。其门楣作尖拱,内饰忍冬。北侧存八角收分门柱,分二节,柱头仰莲承托窟楣两端云卷纹,上下节交接部雕饰仰莲和覆莲,柱础为盆形覆莲。窟门内壁刻有“南无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字迹。石室为覆斗顶。北坡有一童子和莲花图形,浅阴单线白描,疑为后世补刻。正壁南壁皆风化如雪融,二者交汇处竟被大风捣出一个大坑,可见造物者之伟力。北壁作佛坛,一铺五身高浮雕,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主尊面残,着双领下垂袈裟,结跏趺坐于八角束腰覆莲须弥座上。舟型背光与圆形头光间刻镂莲花瓣。其右侧二侍者体态保存更好:特别是菩萨,呈S型立姿,上身仅披帔巾,下身着裙,丰满健康,婀娜优雅。窟门后有力士残躯,肌腱暴突,姿态肆意,披甲坚韧,缯绦飞舞。裙摆外廓呈锐角后扬,角尖如翅羽,紧绷若弓弦。施彩仍在,北风尚存。

紧邻第五窟,门楣形状与6窟一致,火焰内部可辨莲花、葡萄枝藤缠绕。内容亦为三壁三坛,一铺五身。只不过具体造像变为一佛四菩萨。北壁主尊结跏趺坐,施禅定印。内着僧祗支,外穿双领下垂袈裟,下摆平顺搭在须弥座上以圆收。其右侧第一尊胁侍菩萨整体被人铲下,断面刀斧痕迹甚新。第二尊比较完整。面部丰腴,有双下巴。坦露上身,下身着裙。颈部带项圈。帔巾自双肩环绕,一段自然落于其微鼓之腹部,呈U型。璎珞自肩部起,于胸前穿佩环,再垂至膝部顺腿后绕。左手残,右手执帔巾一端,跣足立于莲台。通身亦呈S型曲线,大唐风韵,妙曼如是。其门后力士姿态则更为生动,飘带张扬之势超过第六窟。

顺坡而下之其余窟室,形制内容皆与前二者大致相同。稍异者:其一,因地势降低,风害稍减,南壁造像多能保存。主尊皆为倚坐,根据碑记提示,尊者为阿弥陀佛。其二,第一窟窟顶为四坡攒尖,门柱为四角方形。门楣雕饰图样是飞天。其三,第四窟窟门为内嵌矩形无楣饰,门前有一对高浮雕狮子。其四,第二窟窟门如第四窟,亦无龛楣和门柱迹象。窟门上部有题记。且该窟造像均见今人用黄泥补塑续貂。其五,在三、四、五、六窟之间有摩崖碑刻三通。北碑上具:“……州静乐县丰润城东大山上凿石作大堂,与其堂内敬造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三区……”中碑则有:”乐孝慈等卅人敬造宝龛,龛内阿弥陀佛像并二菩萨阿难迦叶贰在左右……”等字样;分量最重当是南碑,“……岁次丁丑七月辛酉朔十五日乙亥建立。”,这是石窟的始创纪年。据相关人士考证,是为唐高宗仪凤二年,公元677年。该题记还录有石窟功德主名单。窟主:静居寺僧云郡县太仆寺录事王君威 等邑义卅人;撰文:洪州都督府高安县沈嗣宗;书丹:岢岚州静乐县丞邑曹知信;镌刻:晋阳县徐神威赵英徽。其六,大雄宝殿东侧尚有一窟,离地面仅尺余,未见编号。并已消融崩圮,方形窟门外北侧尚有融解力士石胎。依照上述线索,可知净居寺石窟为盛唐作品,造像内容为横三世,体现了彼时盛行的弥陀净土信仰。因题材单一流于程式化,似为同期一体开凿。

净居寺石窟因寺得名,其始建年代或可以追溯到唐代以前。因年代久远,大寺饱经天灾人祸,屡毁屡修,历尽坎坷。最后所遗土木建筑于抗战时被日寇拆毁以筑炮楼,最后的僧人消失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山河一片红的大潮中。目前寺院建筑均为2000年后新造,簇新的大雄宝殿再次供奉起三世佛金身。在佛像前的供案上,摆放着几块古寺残损构件。它们,和沉默的石窟,以及汾河水那涌动不息的浪花一起,见证了古寺的故事、岁月的沧桑。

静乐,内涵深邃,意象唯美,但该名来缘却莫有人知。这座位于太原西北直线距离仅75公里的小县城和我们伟大的故园一样,其价值包括颜值都被严重低估了。这里河川灵秀,厚土沉酽,古风悠悠,乡民淳朴。其日常气温比省城平均要低58度,当年隋唐皇家避暑行宫汾阳宫就建在此境便可说明一切。由于种种原因,静乐在历史上却被誉以“三晋第一苦县”之差评,实在悬殊之极,令人扼腕无语。我们总是出乎外、求诸远,其实最好的资源就坐拥在我们身边。上述三所石窟造像遗迹,分布在汾河川不到十几平方公里的区间内,时间跨度长达千年,涵盖了石窟营造艺术发展演变的早期,盛期,以及晚期所有关节点,是历史研究、宗教研究,地域民俗研究无比珍贵的实物资料。现在,静乐人民正在倾力打造省城的“后花园”,他们为之投入了巨大的心血和汗水。尽管眼下一切还不算完美,但谁能够阻挡他们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脚步呢?又有谁能够拒绝这种原生态山水的魅力与众乡亲的热情呢?实在无法辜负他们的期待眼神,是为作文之因。既然静乐已成国家级湿地公园,并将“千佛净居”作为一景纳入规划,加之杨家崖普光洞也已破土而出,那本文就且做引玉之砖吧!愿“三晋第一苦”这个说辞,永远沉睡在历史深处。

岁月静好,山河乐怀,静乐。美哉!


图注:一至六窟前立面


图注:第六窟北侧门框题记


图注:第六窟北侧主尊


图注:第六窟北侧门后力士


图注:其余诸窟门后力士残迹及局部(4片)


图注:第六窟北壁胁侍


图注:第六窟窟顶北坡图像


图注:第五、六窟间碑铭题记(3片)


第五窟窟门


图注:第四、五窟造像(5片)


图注:第四窟窟门及造像(6片)


图注:第三、四窟间碑铭


图注:第三窟窟门及造像(4片)


图注:第二窟窟门及造像(4片)


图注:第二窟窟顶及造像


图注:大雄宝殿东侧未编号石窟


图注:净居寺大雄宝殿


图注:净居寺义务看守李计鱼


静居寺石窟


图注:离净居寺不远的高君宇故居(2片)


图注:娄烦境内的汾河湿地,烽燧,以及大库。(3片)

感谢语嫣、山中老酒、橘子老师同行。

特别感谢武新田先生以及杨家崖村委会的大力协助。

天涯小驴对此文亦有贡献。

本篇为神驴记寻珠系列之一、廿、廿一之合辑。浅薄之极,漏洞百出。欢迎同道方家批谪斧正,不胜感谢。

(全文毕)

天涯神驴

2015123

于山西驴棚

直接点击以下列文字链接,阅读天涯神驴其它作品:

帝国面孔——山西长城之阳和道新平路

帝国面孔——山西长城之边城故人

定襄白佛堂,小五台忠烈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